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

關於wet dressing

開始當外科intern,平常工作最累印象最深刻的還是wet dressing。這個詞若要精確翻譯,應該是「濕敷料」。
在網路上隨意搜尋就可以找到不少資訊,像傷口大師就有一個詳細的介紹。

這邊介紹最常見的wet dressing,生理食鹽水濕紗布敷料。

簡單的說,就是有些傷口太深太大,為了讓傷口保濕長肉,一方面又能把孳生的細菌或膿帶走。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把紗布沾濕生理食鹽水,戴上無菌手套把紗布攤開之後,用棉籤或者鑷子小心翼翼的將紗布鋪上傷口,最後再用紗布將傷口連同濕紗布一起封起來。

這邊的傷口,大部分都是大的。昨天換了一位病人,傷口位於左胸,肋骨已被切斷,從洞口可以直探至後背,令人驚心動魄。小心的將紗布從傷口取出,換紗布,整個時程少說要花掉十幾分鐘。這樣的傷口,也不能也因此wet dressing往往也是intern最避之唯恐不及的。

不過漫長的過程,也是跟病人哈啦的好時間。只要沒有太疲憊,病人精神狀態還好,都會試著攀談幾句。

一開始幫他換藥的大叔已經換了不知多少遍,看你這個新手上路,還會指點你:「欸欸,你在找那個紗布在那邊第二層。」大叔很快就出院了,希望他不要再因為傷口進來。

也有一次在換,心中正在恐慌「糟糕,這個紗布泡完生理食鹽水好難拉開,病人一定會覺得這個醫師怎麼這麼遜咖」時,病人家屬(一位阿姨)忽然說道:「醫生,你真的換藥換得很仔細,好謝謝你!」

這是說技術差也有技術差的市場嘛?orz.....
往好的方面想,應該是說技術不好就慢慢來沒關係,病人傷口照顧好最重要。


再回到醫療面。

其實創傷醫療在這幾年突飛猛進,這種讓傷口保濕的材料不斷發明出來,其中比較知名的如aquacel。有興趣的可以去查,不過大致上就是一種膠質,可以吸出傷口裡面的雜質,又方便病人家屬自行更換。
然而因為現在健保給付不易,儘管有這種先進的材質,比較貧窮的人往往只能選擇最簡單的生理食鹽水濕沙換藥。

老師就說,「你注意看,會要生理食鹽水濕沙換藥的,多半都住三人床(健保床),一住就住很久。」語重心長,他嘆了口氣。「這種健保不給付,反而是在浪費醫療資源,用好一點的材質可能三個禮拜的被拖到一兩個月。只是台灣目前專門在創傷處理的實在太少了。」

如果真的給付了,那也會是intern的福音。
在那之前,我這小小intern還是得乖乖慢慢換藥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