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

腸阻塞(Ileus)

腸阻塞,常見於手術之後。常常會聽到手術之後要等到排氣(放屁)之後再進食,其實就是因為擔心手術之後腸阻塞,食物下不去卡在腸胃裡面,反過來脹氣、腹痛或吐出來。目前認為,小腸和胃大概幾小時內就會開蠕動,而最慢的大腸通常在一到兩天內也會開始動。

造成腸阻塞可能的原因目前仍未完全明瞭,不過常見的原因有三:由交感神經傳來的抑制性訊息,操作、撥動腸子而造成的發炎反應,以及一些神經傳遞物質如一氧化氮(NO)。

如果腸阻塞的情形超過三到五天,那麼就該再去探究可能的原因,如腹內器官發炎(膽囊炎、胰臟炎),腸子接合處滲漏,服用抑制腸胃蠕動的藥物(鴉片類止痛藥、抗組織胺)。目前比較有證據的應變方式其實是預防,如採用微創手術、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NSAID)代替鴉片類止痛藥、使用硬脊膜外麻醉(epidural)配合局部止痛劑等。

一些病房裡面常常做的事情,如延後開始進食的時間、早點開始下床活動、例行性的置放鼻胃管減壓、使用藥物,反而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可以避免術後腸阻塞。譬如Cochrane Review就指出,剖腹生產後短至術後數小時開始進食,反而可以減少腹脹、加快術後初次排氣時間等。

不過UpToDate中,提到延長的腸阻塞的治療,還是會要求病人不進食進水、必要給予鼻胃管抽吸,讓腸胃得以好好休息。

Ref:

沒有留言: